6月,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了2017年《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》排行榜。國家電網品牌以3298.87億元的價值位列第一。最具價值品牌前十的其余依次為:騰訊、海爾、中國人壽、華為、工商銀行、中化、CCTV、中國一汽、阿里巴巴。
而去年,《世界品牌500強》排行榜,國家電網、中國工商銀行、騰訊、中央電視臺、海爾、中國移動、華為、聯想擠進也位列百強榜單。
商標和品牌的概念不同,品牌是市場概念,商標是法律概念。但二者又有不可分割的關聯性,品牌作為商標市場概念的延伸,實質上承載更多的是產品、服務在內的市場口碑的總和。品牌價值越高,商標交易的價值就越高。
那為何這些企業的品牌價值動輒上億,而成千上萬個個體戶的商標價值不過萬元?影響商標價值的因素有哪些?
筆者認為,左右商標價值的因素主要有幾點:
熱門商標價值高于冷門商標
同樣的商標交易,在第22類和在第25類中的“命運”大不同。22類是“繩、網、纖維原料”等類別,在日常生活中也不經常被人提及;25類是“服裝、鞋、帽”,其熱度遠遠超過前者。
一般來說,第3類日化用品、第25類服裝鞋帽、第29類食品、第30類方便食品、第33類酒類、第43類餐飲住宿、第35類廣告銷售商標都是“搶手貨”。在交易中自然存在供不應求的局面,價格也會“商標以稀為貴”。
商標知名度是否具有知名度
鄭州小伙花4千多元注冊“羋月”商標,隨后《羋月傳》熱播,廣東一家食品企業愿意開價100萬元購買此商標。沒錯,這家公司就是看上了“羋月”商標的知名度。對于有商標布局意識的企業和個人,往往能夠從歷史名人、熱門成語等文化資產中看到商機。
商標注冊后是否使用
商標使用之后可增加含金量,價值比未使用要高。
除了拿出商標注冊證書,若還有國家馳名商標,省著名商標的相關申報資料或認定證書;商標產品獲獎證書、企業榮譽證書等充滿含金量的各種證書,在品牌溢價的作用下,商標交易的價格定會不菲。
“完整”的商標,價值高于“殘標”
如果商標成了商標從業人員口中的“殘標”,商標價值也會大打折扣。
什么是“殘標”?
殘標也是成功注冊的商標,受《商標法》保護。但是它在申請之初,選擇商標類別中,商標適用的范圍低于十個選項;或者被商標局駁回部分適用的范圍,從而導致商標使用范圍低于十個選項。買殘標顯然不太劃算,這大大縮小了將來生產產品的商標適用范圍。
注冊類別多的商標,價值高于單個類別注冊的商標。
商標分為45個類別,其中有很多類別都是相互關聯的,稱為相關類別。如果一個品牌在幾個相關類別都注冊了商標,就意味著該品牌在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前景可觀,并降低了知識產權“阻礙”風險,價格也會相對單個類別的商標高一些。
影響商標價值的因素,其實跟商標注冊的要點很有關聯。要想讓商標具備比較好的價值,企業在注冊商標時就應該注意這些。
來源:名商網